第三百六十六章:世界中心将从大明,转向朱棣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书汇小说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六十六章:世界中心将从大明,转向朱棣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六十六章:世界中心将从大明,转向朱棣!

  只见将士们在声音响起的瞬间,第一时间条件反射下意识低头。

  这是避免弹丸击中没有防护的面部。

  七十步距离。

  只要微微低头,藤甲蒙布头盔足够抵消大部分杀伤性。

  痛苦闷哼声响起。

  倒八字两个阵列,第一横队,瞬间各有数十名将士闷哼倒地。

  蓝玉、沐英听到微弱闷哼声,眼睛瞬间瞪大。

  这怎么可能!

  这可是一群新兵!

  就是大明军中老兵,受伤倒地,也会痛苦喊叫。

  朱老四是怎么把一群新兵,训练到这种程度。

  无他。

  去岁一年,朱棣泡在营中练兵,每天临近傍晚,都要带着所有士卒,踏步走半个时辰尖锐石子路。

  将士们每天脚底流血。

  却都要跟着朱棣,一起忍着不能发声。

  久而久之,将士们脚底板出现了一层厚厚老茧。

  无惧尖锐石子的同时。

  也练成了疼痛,潜意识咬牙忍着的应激反应。

  于此同时。

  陈忠看到这一幕,瞬间瞪大眼,绝望一闪而逝,随即,满脸慷慨赴死之色涌现,举刀大喊:“杀!”

  陆军第一镇新军的表现。

  已经让他隐约看到了战争结果。

  压到七十步内射击。

  是陈家私兵,经过训练成军后,最佳的状态。

  很显然,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,还能比这个距离更近!

  接下来,他们则要面对,第一营的排枪射击。

  此战能不能打赢,只剩一个机会。

  挨过第一营排枪射击后,近身肉搏战中取胜!

  “杀!”

  陈军大声呐喊,冲向孙元楚营。

  从七十步到六十步。

  十步距离,转瞬即至。

  “放!放!放!”

  孙元楚肩头渗出鲜血,极度紧张中,歇斯底里连续大喊。

  砰砰砰……

  炒豆子般密集枪声响起。

  第一排射击结束,已经开始安装铳剑,第二排密集排射响起,第三排……

  短短瞬间,从浓烟中冲出来的陈军,在倒八字形交叉火力,密集弹丸笼罩中成片倒下。

  趁着陈军短暂恐惧混乱,已经安装好铳剑的第一横队将士,不用孙元楚和副管带下令,在队官、排长、棚正率领下,端着火铳,沉默不语,冲出烟雾,扑向陈军。

  第二排、第三排紧随其后。

  副管带跟随朱棣纵横过草原。

  对战场局势变化十分敏锐。

  第一时间,率领三个横队,斜插冲入陈军后方的刀盾兵。

  陈军的火铳手,已经扔掉火铳换成佩刀。

  经过密集打击后。

  六百多没有盾牌的火铳手,只剩四百多人。

  双方相遇,都是五人一组。

  猛烈碰撞在一起。

  混乱的厮杀中。

  蓝玉敏锐发现了一丝端倪,侧头对沐英低语,“快看燕王新军将士,他们的火铳配置铳剑,占据长度优势……”

  铳剑配置火铳,几乎就是一杆长枪。

  对刀的优势太明显了。

  敌军想要靠近时,五人一组,在棚正带领下,猛地排枪刺出。

  敌军还没砍到他们,就被他们捅成马蜂窝。

  而且,朱老四的新军,拼刺战术十分好。

  五人一组配合十分得当。

  战场上,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。

  朱老四新军,开始在棚正带领下,就近向队官汇合,十人一组,二十人一组,专找一些陈军人数不占优势的小团体冲杀。

  而剩下的一些五人组,则端着火铳,背靠背,相互配合,面对十数陈军围攻。

  因为武器长度,以及拼刺战术配合娴熟,竟然能顽强顶住陈军十数人围攻。

  但陈军一些五人组落单小团队,却无法承受朱老四新军,十人一组,二十人一组配合猛攻。

  后方,副管带带着三百多将士,死死缠住近身肉搏战中。

  最厉害的刀盾兵。

  迫使刀盾兵无法支援前面,只拿刀,没有盾防护的陈军火铳兵。

  “老四的新军是最后赢家。”沐英面色沉凝道。

  黄子澄听闻后,不解询问:“西平侯这怎么可能,就算排枪射击中,陈军损失大,但兵力上,还是陈军战优势啊!”

  陈军一个营一千人。

  排枪射击后,损失两百多人。

  可还有七百多人。

  人数依旧比朱四郎新军第一营,略微占优。

  沐英瞥了眼黄子澄。

  他从对方话语中,听出对方似乎盼着老四战败。

  懒得搭理。

  继续对蓝玉说道:“谁遇到老四这支新军,谁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无力感,陈忠此刻,肯定很难受。”

  沐英猜得不错。

  一刀砍杀一名新军将士。

  陈忠环视嘈杂混乱战局,一颗心渐渐往谷底沉。

  在两军近身接触前,他对胜利还抱有一丝希望。

  毕竟近身战,他们十分擅长。

  他这一千新军,大多有战斗经验。

  可两军碰撞在一起后。

  他突然发现,如同狗咬刺猬!

  五人一组,灵活机动配合,他们做的不够娴熟。

  而且,他这方,十几人啃明四皇子一个五人组新军,十分艰难。

  反观明四皇子一方,十数人一组,一旦与他这一方五人一组相遇,如同风卷残云,总能在极短时间内,迅速歼灭。

  明四皇子的新军,五人一组,在战场上,迅速组合,迅速分开,熟练程度,令人震惊。

  “这怎么可能!”

  陈忠一边绝望冲杀,一边关注战局,喃喃自语。

  陈忠不知。

  陆军第一镇,除了数百海防老卒。

  真正的精髓,其实是三百跟随朱棣从草原回来的兄弟。

  这些兄弟在大明军中,绝对能担任百户。

  可现在却充斥在管带、队官、排长、棚正这些职位上。

  这些兄弟,或许大局判断还不够。

  但战场战术判断能力,十分出色。

  正是这群拥有着十分强硬战术能力的兄弟,构成了陆军第一镇的骨骼。

  他们的敏锐判断力、执行力,促使新军可以在战场上,五人一组迅速组合,迅速分开,自行决断、执行不同的战术任务。

  并且通过传帮带的方式,教导新兵迅速成长。

  若是没有这数百名兄弟。

  陆军第一镇,也不可能这般精锐。

  ……

  “怎么可能?”

  黄子澄脸色苍白,嘴唇颤抖喃喃自语。

  就在西平侯沐英预判朱四郎新军是最后赢家后,不到半柱香时间。

  陈军佩刀火铳兵,肉眼可见越来越少。

  已经不足与之交手,朱四郎新军一半!

  胜利天平向陆军第一镇倾斜后,战斗进度开始越来越快。

  很快,陈军火铳兵就被孙元楚率领的三百多兄弟尽数围歼。

  “杀!”

  孙元楚脸色苍白,高举指挥剑大喊一声,全部兵力直扑被副管带缠住的陈军刀盾兵。

  集中优势兵力,开始啃这根近身战硬骨头。

  ……

  远处堡垒上。

  陈金北亲眼目睹陈忠被铳剑刺中后倒下。

  呆呆看着随着孙元楚集中兵力后,刀盾兵阵型渐渐垮塌,喃喃自语:“这才是新军!这才是真正的新军!天下第一强兵,不在陈家,而是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!”

  陈金北身后几名陈家私兵。

  早被第一营将士的打法吓得胆寒。

  浑身哆嗦。

  其中一人,声音颤抖道:“将军我们该走了!”

  陈金北回神。

  紧紧抿唇。

  噗通!

  在堡垒上跪倒,冲着战场方向,‘砰砰’用力磕了三头后,哽咽道:“父亲,你说的话,孩儿全都记住了!”

  话罢起身。

  “走!”

  陈金北带着几名心腹,匆匆离开堡垒不久后。

  剩余两百多陈军刀盾兵投降。

  孙元楚脸色苍白,脚步有些虚浮,跌跌撞撞来到朱棣面前,用尽全力立正,大声道:“禀殿下,卑职幸不辱命!此战,我部战死八十五,伤一百三十!全歼陈军新军!”

  话音刚落,朱棣尚未来得及说话。

  孙元楚腿一软,重重摔倒在地上,昏死过去。

  蓝玉蹲下身检查了片刻,对朱棣说道:“有些严重,身上有四处枪伤,多处刀伤……”

  能不能活,就看命硬不硬了。

  说实话,目睹了刚才一战。

  他特别欣赏这个弃文从武的小将。

  若是他麾下,他肯定重用。

  朱棣迅速命人给孙元楚包扎止血。

  由副管带,暂时统帅第一营。

  赶来的海军将士负责打扫战场,同时前往堡垒,接管堡垒。

  “殿下,陈忠还有口气!”朱棣在查看伤兵时,俞靖匆匆跑来,“要不要救?”

  救也就是救一救。

  对方伤势比孙元楚重好几倍。

  能不能活,已经不看命硬不硬。

  而要看老天爷!

  朱棣略微沉吟:“尽可能救治。”

  陈忠这个人,他挺欣赏。

  ……

  当夜。

  堡垒内。

  朱棣来到孙元楚、陈忠养病的房间内。

  他们这么多人,堡垒内房舍紧张。

  只能安排孙元楚和陈忠共用一个房间。

  朱棣站在孙元楚病床前,看着脸色苍白,依旧昏迷的孙元楚,询问随军郎中:“孙元楚的情况怎么样?”

  郎中凝重道:“禀殿下,孙管带体内的弹丸,属下已经去除,索性,都在胳膊和大腿上,并未伤及骨头,并不严重,失血过多,属下也已经开了最好的补血方子,只要接下来一两天内,不要发烧,就应该没有大碍……”

  朱棣认真倾听。

  孙元楚这小子,他很看好。

  别看是个读书人,可有韧劲儿。

  他能凭竞争,一关关闯过来,担任管带职务。

  说实话。

  付出的努力十分大。

  一些跟随他纵横草原的老兄弟中。

  有好几个,他就十分看好。

  甚至,当初还专门让谭渊辅导这几个老兄弟兵法。

  教他们识字。

  可这几个老兄弟,在学习上的努力,连孙元楚在训练中,一半刻苦用功也做不到。

  最终在竞争中落败。

  只能去担任副管带。

  今天的血勇拼杀。

  也证明了。

  孙元楚这个管带名副其实。

  “今天夜里,你辛苦一点,给孙元楚体外降温,确保他不要发烧。”

  “殿下放心,属下明白。”

  朱棣转向陈忠。

  陈忠明显已经开始发烧。

  额头覆着一块湿布,失血过多的脸,此刻却一片紫红,“他呢?”

  郎中十分悲观摇头,“殿下,属下已经给他用了降温和补血的方子,不过效果很差,能不能活,就只能看他命硬不硬,老天给不给他活路。”

  对陈忠这种情况。

  他作为郎中,只能医者仁心,尽人事听天命了。

  朱棣点点头,又看了眼孙元楚,从房间内走出。

  抬头看着南海的月亮。

  ‘也不知,民丰学的如何了?’

  随军郎中,是实践医术最好的地方。

  等民丰学成后,就让他到军中,跟着军营郎中实践几年。

  现在军中已经开始做手术、并且,他已经让随军郎中,试着去解剖敌军战死者。

  以及为敌军严重部位,如胸部、腹部中弹者做手术。

  其实,不是救人。

  这种情况,能救活那不是郎中的功劳,是天不收。

  他只是希望,借战争,促使医学进步。

  早期的中医。

  外科手术也十分常见。

  可经过千百年发展,中医在外科手术方面,反而越来越衰落。

  战争中,有无数的尸体,很多的伤者,可以供郎中们去研究。

  解剖尸体,可以用敌军的。

  己方一些重伤判定死亡的将士,如果愿意尝试,争一线生机,郎中也会提供外科手术治疗。

  至于敌方。

  不会征询对方意见。

  只要郎中认为有研究价值。

  就可以直接灌一碗麻服散,然后进行外科手术实验。

  残忍是残忍一点。

  但这就是现实。

  任何的技术进步,都是如此。

  他不会因此而不做。

  ……

  于此同时。

  沐英房间内。

  蓝玉急迫道:“一会儿咱们就去找朱老四,让他派几艘船,送咱们启程,最好明天就动身,我们必须尽快回朝,尽快学习,再这样下去,四海这些蛮夷小国,先进性恐怕都会超过咱们大明!”

  ……

  观摩至此,他现在只想马上回朝。

  抓紧行动起来。

  同时,试着进言,看看陛下、太子爷,能不能让大明上上下下,怀着谦虚之心,放下所有狭隘想法,向朱四郎学习。

  不学。

  大明会一步步落后。

  乃至,失去天下中心的位置!

  最终,必然会向朱老四转移!

  沐英震惊看着蓝玉。

  ……

  当晚。

  二人联袂找到朱棣。

  说明来意后,朱棣同意。

  翌日。

  朱棣派出五艘装配火炮的战船,其中两艘还是配有十二门火炮的中型战船。

  ……

  于此同时。

  陈寿统帅数十艘战船,三千新军靠近巴拉望岛。

  梁道明、吕珍也终于抵达吕宋附近……

  ……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、

  各位书友,八千字,做到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hui8.cc。书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uhui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