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六章:天下第一强兵,陆军第一镇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书汇小说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八十六章:天下第一强兵,陆军第一镇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八十六章:天下第一强兵,陆军第一镇!

  大部分村子如今都种植桑树,养蚕缫丝纺纱。

  或许这些乡土村社纺织的丝织品,品质不够优良。

  但胜在数量足够庞大。

  这两年,廉价的丝绸,每年都要往海外运送至少两百艘船!

  若非通过海贸往外输送。

  福建廉价丝织品,早已经冲击了大明丝绸市场。

  未来,大明百姓想穿丝绸制成的平价衣服,并不遥远。

  “相比棉花种植,百姓养蚕缫丝的成本更加低廉!”

  朱樉、朱棡对视一眼,唇角抽抽,能不低廉吗!

  百姓种植桑树使用的土地是朝廷山林。

  土地成本为零。

  蚕苗可以自己每年保留。

  除了体力,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!

  “老四,福建现在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?到底多富裕?”朱棡忍不住询问。

  众人齐齐看向朱棣。

  这一刻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,想去福建看看。

  这可把朱棣给问住了。

  朱棣偷偷看了眼朱元璋,讪笑道:“最近一年,我已经没怎么关注福建百姓的具体生活状况了……”

  去年年终,他视察福建各地村庄。

  专门选了几个自然条件最恶劣,最穷的村子。

  这些村子,百姓都能吃上一口玉米窝窝头饱饭后。

  今年,他就没有再关注。

  这证明,福建的乡土村社基础模板已经完成。

  接下来,如何发展,就是完全利用经济行为,宏观调控,以及百姓自行发挥创造力了。

  他不可能,给百姓当一辈子保姆。

  这种不撒手的行为,也不利于百姓在新形势下迅速成长。

  而且,他刻意放松对福建的关注。

  就是想看看,福建上至官府,下至百姓,会如何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发展。

  一个孩子要成长。

  大人就要放开护着的双手。

  “好了,等福建布政使叶茂回来,你们再打听吧。”朱元璋结束了众人对朱棣的质询。

  话罢,深深看了眼朱棣。

  他现在,愈发想快点去福建看看。

  不过,再迫切,也只能等北征结束。

  叶茂回朝述职,倒是可以从侧面,更多了解一些福建具体情况。

  朱元璋看向朱棣、蓝玉等人,“接下来就是对抗演练,朝廷规划了三条行军路线,你们三支新军抽签决定走哪一条,率先抵达溧水县的一支……”

  “在你们行军的整个过程中,朝廷将派出评判小组,监督你们,同时,记录你们沿途表现……”

  ……

  随后,朱棣、蓝玉、王佐分别抽签。

  汤和、丘福、朱能率领朝廷派出的评判小组,跟随陆军第一镇行军。

  完成布置后。

  朱棣三人,分别率领本部兵马,有序撤出金陵城。

  “哎,俺想去看对抗演练。”

  “这么远的路程……”

  “你们说,哪支新军能在对抗演练中拔得头筹?”

  “肯定是陆军第一镇,陆军第一镇今天的表现,太震撼了!”

  “未必,太子卫率和京营新军,可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。”

  ……

  百姓热闹议论着,久久不愿散去。

  娜仁托娅陪乌云琪格站在人群中,一蹦一蹦看着陆军第一镇远去背影,直到看不到,才消停,小脸微微赤红,激动道:“小姐,你说朱粗鲁的脑袋到底怎么长的,怎么就这么厉害?”

  噗!

  乌云琪格被逗笑。

  这丫头,一直因为朱粗鲁当初让周浪那么对待,对朱粗鲁十分不服气。

  今天看了陆军第一镇的劈铳,终于震撼,进而服气了。

  “小姐,咱们闲着也是闲着,去溧水县看看吧?”娜仁托娅拉着乌云琪格的手哀求道。

  乌云琪格瞪了眼,“妙云小姐昨天乔迁,人来人往很多,咱们没去打招呼,今天必须去打招呼了,不然就太失礼了!”

  如今,朱粗鲁已经在府中住下了。

  无论如何,都得和人家女主人打招呼了。

  她还得和徐妙云解释清楚。

  哎!

  愁啊!

  以前为了恶心朱粗鲁,装小可怜状。

  现在好了。

  天道好轮回啊!

  乌云琪格,犹犹豫豫,琢磨着,回府后,如何和徐妙云解释。

  ……

  皇城内。

  朱元璋、马秀英,以及文武臣工,已经开始动身。

  ……

  武定门外。

  第一镇撤到城外后,朱棣就下令大军停下。

  汤和、丘福、朱能率领着几个门下省文官站在旁边,看着朱棣发号命令。

  “周浪。”

  “在!”

  朱棣含笑看向周浪,吩咐:“按照昨天的计划,你们第一营、第二营,率先出发,为大军行进,扫清沿途障碍!”

  “遵命!”

  周浪第一时间,跑着离开,传达朱棣的命令。

  并亲率两个营策马疾驰离开。

  “剩余两个营骑兵,与炮兵营一起行动,沿途听从炮兵营指挥,协助炮兵营,军中匠人,兽医跟随炮兵营,辎重营,跟随第一营现在就出发……”

  ……

  太子卫率、京营新军离开很久后。

  陆军第一镇才陆陆续续行动。

  ……

  太子卫率。

  “快点,加快速度!检阅给太子爷丢脸,你们这群废物,不羞耻吗!快点!”

  常茂骑马在道路旁前后奔冲,大声呵斥。

  原以为,稳稳出风头的检阅,最后完全成了陆军第一镇的表演。

  陆军第一镇,天下第一强兵!

  百姓的欢呼,更是刺人!

  不过,对抗演练开始,好运就开始眷顾太子卫率了。

  他们抽签抽到的这条行军路线,是三条路中,路况最好的!

  朱四郎手气最差。

  朱四郎抽到的那条路线,据他所知,今年沿线很多路段,都没有征发徭役进行修缮。

  一年雨水冲刷。

  道路上不知有多少雨水冲刷的沟壕。

  这种烂路,炮兵根本走不动。

  前面,徐达和蓝玉骑马小跑着,听着后面常茂等将领咋咋呼呼的叫骂声,向后看了眼。

  并未说什么。

  这种打骂,在军中也很正常。

  何况,他此行跟随太子卫率行动,只是评判员。

  不能干涉太子卫率行军。

  蓝玉见徐达向后观看,苦笑:“三哥,你女婿检阅力压两支新军,对太子卫率的将领冲击很大……”

  大到,这群往日眼高于顶的家伙。

  现在牟足劲,想扳回一城。

  “三哥,你说,这回我们占尽了优势,陆军第一镇还能不能抢先夺取溧水?”

  徐达摇头。

  蓝玉笑笑,向后看了眼,扭头,视线重新落在徐达身上,郑重道:“三哥,其实我想让陆军第一镇再赢一次,陆军第一镇抽到的路线,路况很糟糕,如果在这种情况,陆军第一镇还能抢夺溧水县,就能狠狠给太子卫率,这群眼睛长到头顶的家伙,一计重击!”

  如此,或许能让这群家伙,改掉那些旧军中,带来的恶习。

  脚踏实地的带兵。

  若是,这次凭借运气好,抽中好路况,赢了。

  太子爷是脸上有光。

  可太子卫率的将领们,就永远不可能认清自身不足。

  徐达知道蓝玉的想法,略作沉吟,说道:“不管结果如何,你现在身为太子卫率的统制,就应该拼尽全力,努力争取赢得这次对抗演练,而不是如现在这般,泄气!若是换成四郎,处于你的位置,他现在,肯定会拼尽全力的,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!”

  蓝玉刻意求败的情绪太浓了。

  原因也很简单。

  检阅中,四郎陆军第一镇给蓝玉的震撼、冲击太大。

  蓝玉此刻十分气馁。

  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思。

  只想让太子卫率再败一次。

  给下面将领更大的冲击和耻辱,激励将士们奋进。

  刻意求败、气馁,本身已经不是一个合格为将者了!

  蓝玉身为统制,却怀着这种心思,本身已经误入歧途了!

  蓝玉浑身一震,脸瞬间变红,“谢三哥提醒,我知道了!”

  话落,策马向后奔冲而去。

  靠近常茂等人,立刻就是一顿鞭子抽打,“滚下战马,陪着将士们跑!”

  然后,以身作则,下马陪着将士们跑。

  ……

  三支大军,滚滚向着溧水冲去。

  陆军第一镇抽中的行军路线上。

  “兄弟们,累吗?”

  “不累!”

  朱棣一边奔跑,一边笑着大喊。

  将士们笑着回答后,继续低着头,眼睛盯着前方,默默小跑。

  汤和骑马跟在朱棣身边。

  来到一个小山包时,朱棣登上山包瞭望后军,汤和翻身下马,来到朱棣身边,把手中水囊扔给朱棣,目光观察着将士们奔跑动作,笑问:“你们平时,是不是经常拉练?”

  他从这些将士奔跑的动作就能看出。

  步伐不快不慢,身体微微前倾……

  人人都如此。

  这很明显,是老四他们琢磨出的一种,最佳奔跑行军动作。

  朱棣喝了口,放下水囊,递给汤和,笑道:“二叔好眼力,将士们在鸡笼屿,每天天微亮,都要出操跑二十里,海上那些岛屿,密林、山地遍布,而且,那些小国的基础建设很落后,骑兵有用,但用处不如中原大,在那边打仗,步军就需要有一双好脚板。”

  ……

  汤和一边喝水,一边看着朱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。

  这样一双好脚板,大明的步军也需要。

  只是,想要练成这样一双好脚板,不容易。

  如何让将士们心甘情愿?

  将领们要不要带头垂范?

  朝廷军中将士,能做到吗?

  他可以肯定。

  老四肯定天天跟着拉练。

  汤和收敛思绪,好奇问:“周浪带着两个骑兵营,是去修路对吧?”

  沿途一些水冲刷形成的小沟坎,都有新填的痕迹。

  填埋的很讲究。

  他观察了,刚好是炮车车轮宽度。

  而且周浪率领的两个营出发时,他仔细观察了。

  这两个营的战马上,带了大量铁锹、锯子。

  朱棣笑着竖起大拇指,“我不知道,朝廷新军有没有训练工兵科,不过我们陆军第一镇一直都有训练,我们的骑兵,除了作战外,还担负斥候、工兵的任务……”

  步军一旦配属火炮后。

  必须设立工兵。

  可专门设立工兵,又太浪费。

  工兵必须跑在步军前面。

  就要配置战马。

  他没有那么多资源。

  所以只能把骑兵训练成多用途兵种。

  骑兵除了承担骑战、斥候的作用。

  就是担任工兵。

  “我们陆军第一镇的兄弟们,虽然对金陵路况陌生,而且,抽签结束时,从常茂等人表情,不难猜测,我们这条行军路线,路况应该是最差的,但二叔,你信不信,我们会是第一个抵达溧水的?”

  汤和看着朱棣自信笑容,视线投向山包下面,默默奔跑的将士身上。

  最终结果,他说不准。

  但他能肯定。

  老四这支兵马,十分优秀!

  也不知,现在其他两支朝廷新军,走到了什么位置?

  ……

  后方。

  十里。

  朱元璋的御辇停在路边。

  群臣眼巴巴看着朱元璋手中,三个评判小组送回来的信报。

  朱标好奇问:“父皇,三支新军,哪支走的最快?”

  朱元璋抬头,看了眼朱标,“老四的陆军第一镇,暂时排名第一,太子卫率排名第二……”

  “怎么可能!”

  “是啊,怎么可能,陆军第一镇抽中的路线,沿途很多地方,今年都没有征发徭役!”

  ……

  朱标也满脸诧异。

  “我知道陆军第一镇为何路况差,却走得快。”

  闻声,众人纷纷循声看去。

  朱元璋含笑招手,“雄英,你给他们讲讲。”

  孩子们在检阅结束后,并未随军行动。

  这种长途奔袭,他们跟不上。

  朱雄英在众人注视中,走来,看着朱标,“父亲,陆军第一镇每天都要出操拉练二十里,这是其一。”

  “其二,我观察了,朝廷新军对四叔的训练纲目进行了阉割,并未重视训练科目中,工兵科的训练,可陆军第一镇中,骑兵有两个营,进行了长时间的工兵科训练,专门在福建,一边训练,一边修了两年路,他们不但会修路,还会搭桥,孩儿可以十分肯定,前方的溧水,陆军第一镇不需要派兵搜寻船只,就能自行搭桥过河……”

  朱标在内所有人。

  看着朱雄英,面面相觑。

  真的假的?

  修路也就罢了。

  搭桥?

  搭桥可是个技术活!

  溧水河面宽达七八米,等陆军第一镇搭好桥,其他两支新军,恐怕早抢占溧水了吧?

  朱雄英看着众人质疑目光,无奈暗暗摇头。

  他们根本没见过陆军第一镇的厉害!

  也好。

  这次,让朝中所有人开开眼。

  不然,这些人还要活在梦中!

  朱元璋见朱雄英微微摇头,笑了,爽朗道:“改换路线,咱们不走官道,沿陆军第一镇路线前进!”

  “雄英,你陪祖父、祖母。”

  队伍重新启程。

  朱雄英陪马秀英、朱元璋坐在御驾内。

  马秀英看着身形挺拔,笔直而坐的朱雄英,笑笑,伸手摸了摸朱雄英脑后,“是不是朝廷现在很多事情,雄英看了都着急?”

  朱雄英点点头,郑重看着朱元璋、马秀英,“祖父、祖母,朝中很多人,还活在梦里,有些人,甚至一味缩着脖子,捂着眼睛,以为看不到外面变化,事情就没有发生,现在,就应该搬开他们的眼睛,让他们好好看看!”

  朱元璋不由笑了,“你四叔霸道的臭脾气,你倒是全都学会了,不要急,咱们大明这艘船太大,不能骤然调头,现在让新气象、新风尚多吹入咱们大明,祖父和你父亲,我们办不成的事情,等你将来替我们去办……”

  ……

  说到最后,朱元璋严肃而不失慈爱看着朱雄英,谆谆教导道:“有些东西,你四叔身份使然,可能不会教你,祖父会教你。”

  “今天祖父教你第一条,不掌权前,你所有的一切,都是别人给你的,所以不要太过锋芒毕露,要在给你权力之人,画下的规矩内,做些求变求新,等你掌权后,你可以制定规则时,再尽情按照你的设想去做事……”

  这番话,老四说出来。

  就有挑拨标儿和雄英父子之嫌。

  他肯定,老四绝不会和雄英说这些。

  最多,委婉提醒雄英,不要和标儿争论芸芸。

  但他可以。

  ……

  临近傍晚。

  天色渐黑。

  溧水河畔。

  丘福、朱能站在不远处,看着将士们忙碌。

  一匹匹战马拉着一捆捆、一根根从远处树林,锯断的树木,来到河边。

  丘福、朱能已经惊呆了。

  半个时辰前。

  他们追上两个营骑兵,冲到溧水边。

  骑兵营将士翻身下马,拿着锯子、斧子就冲入了旁边林中。

  然后,就有了眼前,堆积如小山的一段段木头。

  砰砰砰!

  捶打声惊动二人。

  丘福、朱能看去,就见周浪带着几名兄弟,在河岸边,比较坚硬的地方,将两根大腿粗细,削尖的木桩钉到地面。

  两根粗壮麻绳分别拴在木桩上。

  周浪拿出酒囊,十个脱光,腰间拴着麻绳,以及扛着两根木头桩的兄弟,“十一月了,水很冷,每个兄弟都喝口酒。”

  “标统你就放心吧,兄弟们数九寒冬都下河游泳。”

  ……

  十个年轻壮小伙子说笑中,喝了酒,转身携带着东西,一个猛子扎入河中,奋力向对岸游去。

  半柱香时间,便抵达对岸。

  迅速打好木桩,拴好绳索。

  周浪一挥手:“开始铺桥!”

  丘福、朱能看向旁边,木材堆旁,正在赶工的将士们。

  只见,将士们,扛着一块块圆木拼凑在一起的木板,冲向河边,将木板搭在绳索上。

  肉眼可见速度,一条桥,向河中央延伸。

  丘福、朱能对视一眼,快步走到桥边,凑近,仔细观察。

  他们发现,组成木板的铁件十分巧妙,配合铁丝,竟然把一根根圆木固定的十分坚实。

  周浪脸上堆满笑容,凑到二人面前,“指挥使、副指挥使,震惊吧?”

  丘福含笑瞪了眼,指着铁件,询问:“这些铁件是昨天打造的?”

  周浪夸张瞪大眼,“指挥使,昨天我们怎么可能打造出这么多铁件,这些都是我们军中标配的物资,这种铁件,也是我们在训练搭桥过程中,不断摸索出来的,不夸张说,只要附近有树林,最多两个时辰,我们就能搭建一座七八米长的简易浮桥……”

  丘福、朱能对视一眼。

  老四这支新军,太让人震撼了!

  他们更加不想留在大明了!

  一个时辰后,丘福、朱能在震撼中,跟随骑兵奔冲过桥。

  河对岸。

  周浪看着晃动的浮桥,笑道:“能承受骑兵奔冲,炮车过桥也就没问题了,陛下抵达后,肯定会震惊!”

  指挥使、副指挥使追上来后,就带来消息。

  陛下不走官道,跟着他们陆军第一镇行军!

  就是想亲自体会感受,陆军第一镇的工兵力量。

  他很想亲自看看,陛下看到这座浮桥时,震惊的模样。

  作为地地道道的大明人。

  以前,他也从未想过,能这么快,建一座桥!

  “指挥使、副指挥使,你们是跟我们行动,还是留下来,看陛下和百官观摩我们这座桥,震惊一幕”

  丘福、朱能笑骂一句,催促:“快走!”

  相比看陛下和百官震惊,他们更想近距离,观摩老四这支新军!

  食言了,这段没有写完。

  明天两章补偿,最少一万五千字。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hui8.cc。书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uhui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